15 March 2018

现在是3月13日,第一个季度都快过去了,还没写2017的年鉴有点说不过去,所以现在坐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吧,争取把年鉴憋出来。

2017年以一个非常刺激的开场开始,就是心一横来了新加坡。原因可以参考2016年年鉴。同时有另一篇文档记录,但没有公开。现在基本上加入新公司也算13个月了,而在第6个月的时间,当同事问起我来了多久,纷纷就表示6个月已经是老员工了,我就有些诧异。

新公司的适应状况有喜有忧。主要还是分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前6个月刚刚进入team,当时虽然对公司用的技术栈是非常熟悉的,但因为是业务系统,在我看来当时的设计是不够好的,但因为缺乏对该业务的背景知识了解,所以当时做的一些项目都感觉举步维艰,总是不小心就踩了坑。整个项目的技术底子也不够好,导致整个team开发效率上的不够好。而由于我的新人身份以及新公司文化的融入上,我的话语权一开始比较有限,所以当时的心情起伏比较大,有终于把东西很顺利的推下去的兴奋,也有好不容易推下去,但被team自己人放枪导致失败的失落。当时告诉自己,就是一定要耐心。

转机发生在我们组reorg以后。由于确实在前6个月的某些项目上得到好评,所以话语权在之后开始增加。再加上经理让我负责偏infrastructure方面,而不是那么碰业务,所以工作内容上也比较合我意。就是不断的把别人写的东西给改掉,然后引入新的优化过后的东西,并且说服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。我个人感觉后半年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,基本把这个组的服务容量提升了一个数量级。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想推,但不一定能推得动的。

再接着就是现在的状态,感觉进入了一个平稳(平台期),就组里可以推的东西已经推得差不多,但之前一年最主要做的是把之前实现得不好的东西给优化掉,但如果让我重头设计这个系统,根本就不会是这个样子。但我现在应该也没有能力能说服经理给我resource来推倒重来,并且完全重写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
所以最近就在闷头想接下来一年工作上干嘛的问题。

个人生活方面,很平稳。度过了适应期以后,觉得新加坡生活也不错。个人感觉除了热以及离家人远了以外,我和太太的适应都还行。基本就是高度发达的城市,生活还是很方便的。曾经和太太漫步上海街头的时候,我还感叹,如果我们去了国外,很难找到在上海的感觉,就是相当熟悉这个城市,想吃什么想玩什么,都知道该去哪里。这个感觉现在经过1年左右的生活,在新加坡也基本找到了。不过这个不是因为我们玩得多,而是因为新加坡小。。。

正因为小,所以和太太就会有选择的跨去马来西亚逛逛。但其实也就是去了新山和槟城。新山虽然和新加坡就隔了这么短的一个海峡,但俨然两个世界,整体感觉就是乱糟糟的。不过物价到真是便宜。在新加坡不觉得这边物价贵,但去了新山倒是觉得真便宜。

整个2017年入职是在2月半,所以一共有10个半月的工作时间,但由于公司支持work remotely,所以其实我有1个半月赖在上海。主要也是给太太时间多回去一下,可以逐步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。在新加坡和上海之间2017年来回了3次,所以也没有时间去其他地方。而且过来了也发现,其实新加坡除了去东南亚很方便,去澳新比较方便,但去欧洲和美国都不是很方便。

怎么样才算适应了新加坡,我本来以为是当我看到蓝天白云不会再停下拍照的时候,现在我觉得是一个椰子我能像水果店小哥三刀劈开的时候,目前最好记录是五刀;

2017年也没有怎么败家,4月份的时候败了一个28 1.8,主语用于老婆扫街,由于把750留给了父亲用,所以收了二手的D700和85 1.4;现在是太太拍菜的主力装备。年底回去的时候,给太太更新了iPhone X,确实是新一代的手机。然后我自己入了一个UE900S,虽然知道这款塞子争议很多,但我当时实在没时间去仔细研究,觉得总会比我现在用的苹果耳机好吧,所以就直接入了。目前为止,也是非常非常满意的。

今天早上看到一条twitter,2018年已经过了20%了!我对自己2018有什么展望呢?希望快点度过平台期,能在合适的为止做我喜欢的东西。对家庭的展望就是希望家人都能健康,双方父母可以趁还没有孙辈前多出去玩一玩。


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