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项目Beecol的一些变化
最近的工作都在新项目 Beecol上,已经上线一个月左右了,目前第一版要做的功能已经差不多齐了;接下去会安排重点去做偏growth的feature;预计十一长假前应该也能上线。
新项目由于有Have之前打的底子,api service做得更快,并且由于Have的一些教训,在项目和代码级别做了些结构调整,让整个项目结构和部署更清晰和更容易些;其他queue和db的服务,与Have共享一套。技术上,主要做了如下的调整:
1.新项目目前完全放弃了Mongo;在Have做订单相关feature后,随着对Postgresql的熟悉,以及它本身对json的良好支持,目前Beecol的项目的后台DB完全使用了Postgresql;放弃Mongo倒不是因为目前不满足什么,最主要的问题是,aws并不提供Mongo的服务,所以Mongo需要自己搭,而为了稳健,Mongo又必须搭成cluster,这样就是3台机器;的确可以在现在量不大的时候,与API的机器混合部署,但这样势必带来运维的难度以及恢复的难度;而Postgresql由于有aws维护大部分,目前看还比较省心;不过这次依然还是踩到了golang下Postgresql的一个坑,由于没有关闭链接,导致链接打满,系统挂掉;在找了几次泄漏点以后,目前已经稳定;但aws的机器上对max connection的设置非常保守,在量上来后,可能会是瓶颈;
2.开始使用aws更多的服务;把原来的redis和postgresql都切换到了aws的服务,虽然一定有性能损失,但目前的瓶颈一定不在这儿,所以就先省点心去做其他事情了;
3.增加了短链跳转服务;这个最早是为了统计公众号出去的文章的一些点击情况,后来随着Beecol的上线,所有的item以及放在外面的PR稿子什么的,都会使用我们自己host的跳转服务;服务本身其实很简单,基本上2个小时就上线了,看上去也不会有特别的性能的问题,后来主要解决的是针对短链接的统计服务;
4.整体项目增加了landing page;这个主要是为了承接一些微信分享出去的回来的量,希望即使用户没有安装app,也能部分使用功能;landing page主要使用了react来写,因为团队里没人非常擅长前端,任何一个方案都有学习的成本,而借landing page写react的机会,看看有没有办法引入react native去app;数据的来源是和app一样的api请求返回json,所以api基本对app和web是通用的,除了几个特殊的地方;另外一个有点特别的是,静态页面文件是host在s3服务上的;一个请求进来,会带api的机器,然后api转发去s3;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部署起来更方便,不用在多台机器上部署新的landing page,主要更新s3就Ok了。这同时也为后面的部署工具带来了可能;详细的另开文章记录;
5.后台工具的挑战;因为这次的项目不是UGC项目,而是PGC项目,因此当时最急的是一套后台的工具来让运营的小伙伴进行内容输出;这个当时是和api service同步进行,在易用性不断修改,最后终于让运营的同学得到不错的效率提升;这个给我带来的启示还是,一个技术人员一定要尝试丢掉技术看普通用户的问题;
6.Beecol项目最大的技术进化的是对数据统计的重视;由于刚才说的短链服务以及前文解决的Spark读s3的问题,搭建了一个非常低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数据分析系统,并且由于天然利用了s3和Spark,以后量起来也无非是多加机器,而不用修改现在的代码;这个数据系统应该可以撑很久;而因为这个系统的上线,简单的报表和对业务数据的监控已经开始批量上线;很容易分析出一些业务的健康程度以及用户的行为习惯;不过对app数据的分析确实跟之前做web是完全不同的,这个留着以后总结;
7.自动化;做工具造轮子总是好玩的事情,而贴着需求造就更容易有成就感。除了结合Slack的custom command做些服务器的状态check外,最近又做了个landing page的部署工具;刚才说了,landing page的静态文件是host在s3上的,s3的权限不适合直接公开,这样就意味着部署的事情就依赖在我这里,而landing page的开发目前在另一个小伙伴这里,他在本地测试完后,想部署到测试环境,必须依赖我,这里容易造成gap;另一个是,本身landing page的项目需要npm装包,node和webpack来打包,而这些东西在国内的网络环境下简直痛苦,因此最理想的事情是有一个打包机来完成这些事情。因此前两天花了半天时间折腾了下,效果如图,目前因为只在测试环境部署,因此也没有什么roll back的功能,简单好用就足够了;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